2024-05-16 14:11:06 来源: 爱一说车 点击:8
玩是孩子的天性,当今现代的玩具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谓电光火石面面俱到。在物质和科技没有当今这般丰富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释放他们的天性的?古代的儿童究竟有些什么玩具?这些玩具是用什么做的呢?别急,慢慢往下看吧。
早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儿童墓葬中,就出土有陶鸡、陶狗,后经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考证,这些小陶鸡、陶狗就是最早的儿童玩具,是儿童们生前喜爱的小动物。由此可见,陶瓷玩具在中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此外,在马家窑、马厂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有彩陶时期的各种动物和器物模型。由此可见,当时俑偶是比较普及的。
泥玩具有捏塑与烧制的两种,历史悠久。泥塑是原始的启蒙工具,也是一种教具。它让儿童在玩泥中增长智慧。到了汉代,早期青瓷中出现了瓷质的动物玩具,随后的唐宋之际是中国古代陶瓷玩具发展的鼎盛时期。瓷玩具要比其他瓷器更难烧制,瓷塑玩具系列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泥塑就是玩具中的始祖,新石器时代就有泥制或陶制的雕塑,造型上有杏核或桃核形、人物形、兽面形、飞禽形、蟾蜍形等,多在头上、背上留有一个或两个孔,一吹就响。注入水后更能长时间发出吱吱的声响,并能不断吐出水泡。哨子玩具是早期民间吟唱泥土之歌的工具,直至商代的陶埙。有学者认为,陶埙便是以此为原型进而衍生出来的。
东汉的中后期有了原始青瓷,主要的烧制是浙江地区。但是从记载上看,东汉时期的瓷质玩具是非常稀少的。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技术日趋成熟,并开始大量烧造,主要为南方地区的窑口为代表,江浙一带为中心向四周发展。青瓷的发展也带动了瓷质玩具的发展。此时,瓷质玩具也开始增多。浙江越窑烧制的小动物瓷质玩具,瓷土比较细腻,工艺也非常讲究,釉面平滑光亮,一般为富贵人家享用,在当时价格就很高。
隋唐在延续两晋、北魏优良陶瓷传统下,受艺术繁荣的影响,面瓷塑玩具更趋于成熟和完美,并涌现了一大批雕塑艺人及著名的泥塑大师。国家统一,政治开明、经济发达大大推动了市场繁荣,制瓷方面广泛使用匣钵装制产品进行烧制,产品更加温润透亮,深受皇家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青睐,同时白釉、唐三彩低温釉的出现也加大了陶瓷玩具的丰富性。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李小孩墓"随葬品中就有陶瓷玩具多件,有小动物、小人物娃娃、小簸箕等,制作非常精细,但是造型显得很拘谨、生硬、严肃有余,活泼不够。
其实,此时不同窑口所产的玩具作品,在烧造工艺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差异。诸如河南黄治窑的三彩陶玩具,造型在写实基础上作夸张,黄、绿、蓝、白等彩釉相互交融,视觉效果灿烂夺目。而湖南长沙窑的青釉彩绘瓷玩具,造型要夸张得多,并用褐、绿等色釉作点、线或块状装饰,以增强作品形象的生动性和可观性。
此外,河南安阳的白釉点彩瓷玩具的特点是小巧精致,大多数每件只有2—6厘米高,纯手工捏制的形象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河南当阳峪窑的玩具最为精制可与定窑玩具相媲美。这些陶瓷小动物、各个窑口的副产品,为了节约空间,陶瓷巧匠把这些信手捏制或者翻模制作的陶瓷小动物用来填补空余匣钵窑位和其他的窑位与陶瓷器皿一起焙烧。
宋代是我国瓷塑玩具生产的繁荣时期,各窑口普遍烧制,各地还出现了专营玩具的集市和挑担沿街叫卖玩具的货郎。当时最为普及的泥玩具是"磨喝乐",在农历七月七日之前大量上市,小孩子们都买回去"乞巧"。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磨喝乐是一个小胖娃娃,穿着红背心,系着青纱裙子,手里拿着一枝荷花或荷叶,相貌端庄十分可爱。磨喝乐在当时不仅是普通人家孩子玩耍的主要玩具,也是皇室贵族孩子玩具之一。是大自然的精灵和人间吉祥美好的象征。
瓷商店主也常把这些陶瓷玩具放在筐内,随时取出几件送给带着孩子来买东西的顾客,这是一种招徕顾客的方式,也是一种特有的民间风俗。古代民间陶瓷玩具是智慧、艺术的结晶,一件乡土玩具,往往使上了年岁的人激动不已,仿佛又能回到童年时光,勾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
古代瓷塑玩具是古陶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人文、历史以及动植物生态演化甚至文学、美学、声学、力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古代玩具大部分以写实为主,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元代瓷塑玩具生产逐渐走向衰落,玩具的质量和品种远不及唐宋时期丰富多彩。一直到了明清以后,泥质、木质、布质、竹质等各种民俗玩具逐渐增多,陶瓷玩具逐渐减少。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西方制造的动力玩具、机械玩具,给玩具制业注入了活力。各种机械化生产的飞机火车,加上动态和声音,芭比娃娃、音乐地毯、滑板车、变形金刚、声控摇控的气车摩托,使玩具更具魅力。现代更是出现数字网络游戏、电脑游戏更是多不胜数,甚至让人沉迷,瓷塑玩具已经逐渐被其它种类的玩具取代。
其实古代人在婴儿尚未出世之前,长辈就已开始利用玩具召唤新生命,祈福平安,开发智力,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情操。诸如广东东莞的"茶山公仔"就是典型的代表。
有专家学者认为,民间陶瓷玩具是速朽的艺术,它被随玩随丢,自生自灭,历来不受珍视。陶瓷玩具在以往的陶瓷史、玩具史、雕塑史中很少涉及,即使保留一些儿童玩具题材的内容,也都零星散乱。目前系统的瓷塑玩具的收集、整理、研究在我国基本上还是个空白。
但小编却觉得,民间陶瓷玩具是不朽的艺术,它繁衍发展,源远流长,化身万千。其中不少至今尚存的精品杰作,依然洋溢着艺术的魅力,仍能让人从中获得审美的满足。陶瓷玩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给一代代的孩子们带来过许多温暖,欢愉和启迪,这些美好的感受伴随着我们的童年时光,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中国陶瓷玩具,源远流长世代相传。这是古人智慧与艺术的结晶,是文明与生活的碰撞。这流传千载的传统艺术,浇灌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这源于生活的民间手艺启蒙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典型,是民族心理的意蕴和内涵。尽管陶瓷玩具今已衰落,也未必能永恒,但其折射出璀璨的民族艺术文化的光芒,却是代代相传的。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